XX煤矿统战意识形态领域形势暨网络舆情研判报告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煤炭行业作为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支撑,在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作为一家年产能800万吨的大型国有煤矿企业,我矿在册职工8600余人,其中党外知识分子320余人,少数民族职工180余人,留学归国人员15人,非党领导干部12人。统战意识形态工作和网络舆情管理直接关系到矿井安全生产、职工队伍稳定和企业高质量发展。现将有关情况研判如下。
一、当前我矿统战意识形态领域总体形势
(一)思想政治引领持续深化,团结奋斗基础更加巩固
矿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思想政治引领贯穿统战工作全过程。建立党外知识分子“建言献策工作室”,搭建意见征求会、情况通报会、专项工作民主监督、联系交友座谈等“5+1”建言献策平台。2024年以来,党外知识分子围绕安全生产、智能矿山建设、绿色矿山创建、技术革新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127条,采纳率达89.8%,为矿井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常态化开展“爱企业、献良策、做贡献”主题活动,引导统战成员立足本职岗位建功立业。党外技术专家主导完成的“综采工作面智能化改造项目”荣获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创造经济效益2800余万元。统战对象的政治认同不断增强,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矿井高质量发展的信心更加坚定。
(二)统战工作体系日益完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
矿党委高度重视统战工作,将其纳入党建工作总体布局和年度考核体系。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委工作部牵头协调、各部门各负其责的大统战工作格局。制定《统战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明确党委和班子成员在统战意识形态工作中的责任内容、履责方式和重点任务。每季度召开统战工作专题会议,及时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建立统战对象动态管理台账,实时更新党外知识分子、少数民族职工、留学归国人员等统战对象信息。健全与统战成员的常态化联系机制,矿领导每月至少与1-2名统战代表人士进行谈心谈话,及时掌握思想动态。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明显增强,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三)阵地管理不断强化,风险防控能力稳步提升
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对各类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对矿区网站、内部刊物《XX煤矿报》、微信公众号、职工之家等宣传阵地实行严格审核把关,建立健全“三审三校”制度。持续开展政治性有害出版物、互联网宗教活动等专项整治行动6次,有效净化了矿区文化环境。建立常态化的意识形态风险研判处置机制,每季度开展全面排查,重点关注网络舆情、安全生产事故、劳资纠纷、环境保护等敏感领域。2024年以来,共排查风险隐患38个,建立整改台账并逐项销号,形成发现、研判、处置、核销的闭环管理。加强对民族团结工作的领导,定期统计掌握各民族职工情况,积极听取少数民族群众意见建议,举办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促进各民族职工交往交流交融。
(四)网络统战工作积极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特点,创新开展网络统战工作。建立“智慧统战”工作群,通过“线上+线下”宣传体系,及时发布统战学习热点、政策理论和工作实践。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测体系,部署专业舆情监测系统,实现对新闻网站、社交媒体、论坛贴吧、短视频平台等多渠道的24小时实时监测。组织统战成员赴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实践活动3次,参与人数达85人次,增强了爱党爱国的坚定性和自觉性。注重网上问题网下解决,建立“五必谈、五必访”工作机制,即统战对象生病住院必访、家庭遇到困难必访、发生重大变故必访、思想波动较大必访、工作出现失误必访,让统战成员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二、我矿统战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
(一)职工队伍结构深刻变化,统战对象呈现新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