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2025年统战工作总结5
2025-11-27 0

XX县2025年统战工作总结5

 

2025年,XX县统一战线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县委十六届十次全会部署要求,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主题,聚焦服务全县高质量发展大局,以“凝心聚力、守正创新”为主线,统筹推进政治引领、服务发展、民族团结、宗教管理、队伍建设等重点任务,在应对复杂形势中展现统战担当,在服务中心大局中彰显统战作为。全年工作呈现出格局更完善、共识更凝聚、动能更强劲、基础更夯实的良好态势,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XX县新篇章汇聚了磅礴力量。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建强大统战格局,责任体系实现系统性重塑

坚持把党对统战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根本原则,着力构建“党委领导、统战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大统战工作格局。上半年,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统战工作3次,召开县委统战工作会议、领导小组会议及民族宗教专题会议6次,印发《2025年全县统战工作要点》《县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清单》,将统战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重点工作督查及党委(党组)书记述职评议体系,考核权重提升至8%,推动32个成员单位签订责任书,形成“年初部署、季度督查、年中评估、年终考核”闭环机制。下半年,针对基层责任传导“中梗阻”问题,创新实施“三级联动强基工程”:县级层面建立“统战工作联席日”制度,县委书记带队开展专项督查4轮,覆盖15个乡镇;乡镇层面推行“统战委员+网格员”双岗责任制,配备专兼职统战干部128名;村级层面设立统战工作联络站217个,实现行政村(社区)全覆盖。全年开展统战专项督查12次,整改问题67项,推动统战工作从“软指标”变为“硬约束”。特别是在服务全县“项目攻坚年”中,统战系统牵头成立“助企困专班”,协调解决土地、融资等难题132个,相关做法获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二)深化政治引领,思想共识实现全方位凝聚

始终把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作为首要任务,创新开展分众化、沉浸式教育引导。上半年,以“宁聚力”品牌为核心,组织“传承革命精神凝聚奋进力量”主题活动18场,覆盖统战成员2300余人次;举办“同心阅读书香XX”读书分享会暨庆“七一”活动,引导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下半年,紧扣庆祝新中国成立76周年、纪念改革开放47周年等重大节点,实施“同心铸魂”深化行动:一是打造“理论武装矩阵”。组建由县委党校教师、党外代表人士组成的“同心宣讲团”,深入企业、园区、社区开展“党的创新理论进一线”巡回宣讲47场,受众超1.2万人次;二是创新“沉浸式教育”载体。在红二十五军长征过境地建立“同心教育实践基地”,组织港澳台侨眷属、新阶层人士开展“重走长征路”学活动9批次;三是强化网络阵地建设。依托“XX统战”微信公众号开设“同心云课堂”,推送政策解读、先进事迹等原创内容286期,单篇最高阅读量突破3万。全年累计开展各类思想引领活动89场次,党外人士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显著增强,37名党外知识分子主动提交入党申请书,党外代表人士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

 

(三)聚焦“两个健康”,服务发展实现高质量赋能

牢牢把握促进“两个健康”工作主题,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服务民营经济的突破口。上半年,深入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县级领导“1+N”联系服务企业机制(1名领导联系N家企业),开展政企恳谈会7场、亲商助企日活动12次,解决融资、用工等难题89个;联合税务、金融部门举办“金融赋能服务兴企”银企对接会,促成贷款授信1.8亿元。下半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创新推出“民营经济振兴计划”:一是深化“政策直达”行动。开发“惠企通”APP实现政策“一键匹配”,推送惠企信息1.2万条,落实减税降费1.3亿元;二是打造“归雁经济”升级版。建立在外企业家数据库(收录人才1267名),举办“乡贤回乡创业周”,签约项目23个、总投资9.6亿元;三是拓展“万企兴万村”深度。组织128家民企结对156个行政村,实施产业帮扶项目87个,建成“村企共建”示范基地21个。特别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创新开展“一企一品”行动,引导企业开发特色农产品品牌35个,其中“秦岭云雾茶”“高山蜂蜜”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带动农户增收3200万元。全年民营企业新增就业岗位2800个,捐赠公益资金1860万元,开展“送温暖”“庆六一”等爱心活动32场次,民企社会责任感与获得感实现“双提升”。

 

(四)铸牢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实现深层次推进

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上半年,严格落实“两个纳入”(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干部教育考核),开展“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月”活动,发放宣传资料3.5万份;重点推进江口回族镇省级实践基地建设,实施“互嵌式社区”改造工程。下半年,聚焦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目标,实施“三项计划”深化工程:一是“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成效显著。组织28所中小学开展“石榴籽课堂”156课时,举办跨区域夏令营3期,覆盖各族青少年1200名;二是“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扎实推进。在城区新建3个“民族团结示范社区”,设立“民族服务驿站”,提供就业培训、法律咨询等服务2800人次;三是“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创新突破。以“秦岭山水·民族风情”为主题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江口回族镇接待游客15万人次,带动民族手工艺、特色餐饮增收1200万元。全年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5个、市级12个,江口回族镇成功通过全国示范区初验,各族群众“五个认同”思想根基更加牢固。

 

(五)坚持中国化方向,宗教治理实现规范化提升

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确保宗教领域和谐稳定。上半年,健全县、镇、村三级宗教工作网络,落实“两级责任制”,举办宗教政策法规培训班4期,培训教职人员120人次;深化宗教活动场所“四进”(进国旗、进宪法、进文化、进道德)活动。下半年,针对民间信仰场所管理难点,实施“法治护航”专项行动:一是强化依法管理。修订《XX县宗教事务管理实施细则》,联合公安、文旅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8次,依法规范民间信仰场所23处;二是深化中国化实践。指导佛教、道教场所开展“讲经说法”中国化阐释活动36场,编印《宗教经典中国化读本》2000册;三是筑牢安全防线。投入280万元升级宗教场所消防、安防设施,实现重大节庆“零事故”。特别注重发挥宗教界正能量,组织教职人员参与“宗教界助力乡村振兴”活动,捐赠善款85万元用于乡村道路修建。全年宗教领域未发生一起矛盾纠纷,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迈出坚实步伐。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