撬动金融资本壮大实体经济——关于全市金融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金融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要“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延安产业化程度不高,资本市场发育不足,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与高质量发展需求不完全匹配,加快补齐现代金融短板,对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时代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延安“一六四”工作布局突破起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金融业紧扣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这个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金融政策,深入践行“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充分发挥金融的杠杆和保障作用,扩大信贷总量,创新金融产品,培育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金融业发展稳中有进、进中向好。
规模总量平稳增长。20XX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XX亿元、增长4.8%,占第三产业的12.24%,占GDP的3.5%(全国19.8%、全省4.8%),上缴税收XX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额的0.67%。银行业资产总额XX亿元、增长7.12%,实现利润XX亿元。各项存款余额XX亿元,贷款余额XX亿元、增长9.94%,增速高于存款增速4.88个百分点。保险业资产达到XX亿元、增长10.15%,实现保险费收入XX亿元、增长10.35%。证券业交易总额XX亿元,融资服务能力稳步提升。
组织体系日益健全。全市拥有中省驻延银行业金融机构13家,其中政策性银行1家,国有商业银行6家,股份制商业银行2家,城商行4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17家,其中农合机构13家,村镇银行4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464个,从业人员达到6226人。新型金融机构加快聚集,已设立小额贷款公司31家;保险公司35家,其中财险19家,寿险16家;政府融资性担保公司13家,证券营业部4家、期货公司分支机构1家、典当行7家、交易所1家、基金公司2家,初步构建了以银行、保险为主,证券、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为补充的地方金融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