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讲稿:抓好基层组织建设提升服务群众能力
同志们:
大家好!根据此次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计划安排,我重点围绕“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服务群众能力”这个主题跟大家一起交流。主要目的在于通过集中学习、深入研讨,引导大家进一步深刻领会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特别是对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夯实党的执政根基提出的新要求。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的执政基础就能坚如磐石;基层党组织充满活力,党的伟大事业就能蓬勃发展。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抓好基层党建,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更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关键所在。市委始终高度重视基层党建工作,紧密围绕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问题,致力于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全面实施以“凝心铸魂、固本铸基、争先铸旗”为主题的基层党建“三铸工程”。这项工程,是我们落实党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的总抓手。我们力求通过“三铸工程”的深入实施,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在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服务社会方面的能力,让党的旗帜在每一个基层阵地上高高飘扬。
一、围绕中心定位,巩固基层党建工作的基础地位
基层党建工作不是孤立的,必须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谋划,融入地方中心工作中来推进。只有定位准、方向明,才能根基稳、作用实。
(一)围绕服务中心来谋划基层党建工作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建工作的生命力所在,是永恒的主题。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坚持“党建是核心、是统领”的根本原则,自觉将党建工作置于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推动转型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美丽多彩*的宏大场景中去思考、去谋划、去推进。要坚决防止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现象,实现同频共振、深度融合。当前,我们要紧密结合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不折不扣地落实《*市基层党建三年规划(*—*年)》。这份规划是我们未来三年基层党建工作的行动指南。规划中明确提出,要从建强基层组织体系、优化工作运行体系、提升引领服务体系、强化要素保障体系、压实责任落实体系这“五个体系”着手,多点发力,协同推进。具体而言,就是要持续“抓基础、提质效”,夯实组织根基,提升工作效能;“树典型、创品牌”,发挥示范引领,打造特色亮点;“补短板、扬优势”,针对薄弱环节精准发力,将成功做法固化深化。检验党建工作成效的最终标准,要看发展实绩。
我们要牢固树立“以发展成果检验党建成效”的鲜明导向。各级党组织书记要经常反思:我们的党建工作,是否真正转化为推动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中心工作的强大动力?是否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升级、乡村振兴、优化营商环境等主战场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引领和保障作用?是否通过扎实的党建工作和有效的群众工作,凝聚了人心、汇聚了力量,推动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例如,在推进乡村振兴中,村党组织是否成为产业发展的“主心骨”;在社区治理中,社区党组织是否成为化解矛盾、服务居民的“贴心人”;在机关单位,党组织是否成为改进作风、提升效能的“示范窗”。这些都是我们需要用实践来回答的重要课题。
(二)坚持改革创新来推动基层党建工作
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也是破解基层党建难题、激发基层活力的关键钥匙。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故步自封没有出路,因循守旧只会停滞不前。我们必须勇于探索,敢于突破,用改革的思路和创新的办法,解决基层党建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要着力破解基层治理中长期存在的“小马拉大车”等突出矛盾。为此,市委、市政府下了很大决心,纵深推进基层管理体制改革。我们不仅印发了详细的“重点任务清单”,将宏观要求细化为*项可操作、可考核的具体任务,明确了每项任务的“任务书”“路线图”和“时间表”,还建立了“一月一调度、一月一分析”的常态化推进机制,确保改革不悬空、能落地。在明晰权责方面,我们系统梳理了乡镇(街道)的法定行政权力共计*项,让基层行使权力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针对基层反映强烈的牌子多、负担重问题,我们大刀阔斧地清理了村(社区)各类滥挂牌子*块,切实为基层减负松绑,让他们能够集中精力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在治理模式上,我们积极探索创新,全面推行“一长一员一团队”的网格化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