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动我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调研报告
2025-10-15 0

关于“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动我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调研报告

 

市委王忠宝书记在全市干部大会上强调,目前区域竞争的重点,从以往的拼土地、拼资源、拼政策,正在转为拼制度、拼市场、拼环境,我们必须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聚力推进营商环境建设、作风效能革命,加快让各类高端资源要素加速集聚、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充分迸发,加速培育形成以人才、资本、技术、服务、品牌为核心的综合竞争新优势。根据市政协2022年度协商计划安排,今年3月以来,市政协成立由刘波主席、付建伟副主席牵头,政协相关专委和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专题调研组,相继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相关工作调研座谈,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并赴瑞安市、义乌市、温岭市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如下调研报告。

一、前期工作情况

(一)完善工作机制。今年初以来,我市立即成立由书记、市长总负责的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示范区领导小组,下设“一办七组”,形成整体合力。建立“领导小组会议、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和‘一办七组’工作例会”三级例会制度,以及部门联动、交办督办和双向激励制度,全力抓好工作落实。按照“1+X”文件体系要求,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强、含金量高、可供操作的政策文件。截至目前,我市各相关单位共出台或起草涉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各类规章政策31份,其中已正式发文19份,仍在拟稿中或征求意见中的文件12份。

(二)优化政务服务。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以政务服务“浇水施肥”,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建设,设立“一站式”业务受理窗口,累计为90余家企业提供汽车空调产品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标准服务、信息咨询等服务1350次。深化“证照分离”改革,继续推行企业开办“零成本”一日办结,企业投资项目“一站式”审批。制定《龙泉市行政服务中心投资项目审批“一站式”服务区块运行方案(试行)》,全面梳理各职能部门投资项目审批事项。

(三)激发市场活力。2021年,全市“四上”(上工业,上服务业,限上批发零售业,限上住宿餐饮业和资质建筑业)企业共有259家,其中民营企业240家,占四上企业数比重92.7%。民营经济营业收入168.4亿元,营业收入占“四上”企业比重94.8%。为进一步提高服务质效,着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我市出台《关于助力市场主体提质增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二十一条意见》,全力激活市场主体活力。扎实开展精准服务企业“365”专项行动,全市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驻企服务员定期主动上门收集企业诉求,通过领导帮办、部门领办、专题协办、挂牌督办等方式全力帮扶企业。从相关部门单位选派22名业务骨干到企业担任总经理助理,全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绿色发展。

(四)重视企业家地位。紧扣“两个健康”工作主题,关心关爱企业健康发展,呵护企业家健康成长。发布以“五五有五好”为核心的省内首个清廉民企建设评星定级评价标准体系,以国镜药业、三田集团、浙江能福、双益菇业等9家企业为创建示范单位,打造清廉民企“龙泉样板”。结合我市实际立足优化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法制环境、政务环境,出台框架性系列企业帮扶政策。举办“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等活动,邀请企业代表、商会代表共商对策,促成实际问题解决。在《龙泉工商界》等设立专栏,积极开展龙商宣传,树立企业家良好社会形象。

(五)强化要素保障。强化土地、资金、技术、创新等要素保障,有力推动全市绿色高质量发展。推进工业平台“二次创业”,拓展工业空间,实施工业企业“腾笼换鸟”三年行动,今年以来共新增工业用地出让164.69亩,其中新出让面积134.5亩,二次开发面积30.18亩。推动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质量全面提升,获评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和中国汽车空调零部件制造先进基地,汽车空调产业列入全省打造百亿规模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实施数字赋能工程和绿色制造工程,成功争取丽水唯一全省“未来工厂”企业试点,创成全省首批、丽水首个“无废工厂”。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