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乡镇党委班子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
2025-10-15 0

XX乡镇党委班子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

根据县委巡察工作统一部署及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相关要求,XX乡镇党委班子紧扣巡察反馈重点,对照“四个聚焦”要求,通过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等方式,深入查摆问题、剖析根源,明确了今后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现将对照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聚焦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及省委、市委、县委工作要求落实情况方面

一是理论学习深度不足,学用结合不紧密。党委班子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XX大精神及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乡村振兴等重大决策部署的学习,存在“碎片化”“表面化”问题。虽每月按时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但多以“读文件、念报告”为主,缺乏对政策内涵的深度研讨,部分班子成员对“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核心要求理解不透彻。在实际工作中,未能将理论学习成果有效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举措,例如在制定全镇产业发展规划时,仅照搬上级政策框架,未结合本地山地多、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的实际,导致规划缺乏针对性,特色种植养殖产业规模小、产业链短,带动农户增收效果不明显。

二是政策执行存在“温差”,落地见效不够有力。对省委“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市委“基层治理提质增效”、县委“特色产业培育三年行动”等工作要求,存在“上热下冷”“中间梗阻”现象。部分工作仅停留在“开会部署、发文安排”层面,缺乏跟踪问效的闭环机制。例如,县委部署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镇党委虽成立了专项工作组,但未建立定期督查、考核评价制度,导致部分村(社区)存在“重突击整治、轻长效保持”问题,村内垃圾乱堆、污水乱排现象时有反弹;在落实“惠农补贴精准发放”政策时,因对村(社区)信息采集工作指导不到位,部分农户基础信息更新不及时,导致2023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有32户出现发放延迟,影响了政策惠及群众的时效性。

三是统筹发展能力不足,重点工作推进不均衡。在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重短期任务、轻长远规划”“重局部突破、轻整体协同”问题。例如,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打造1-2个“示范村”上,对基础薄弱、条件较差的村(社区)投入精力不足,导致各村(社区)发展差距逐渐拉大;在产业发展方面,过度依赖传统种养殖业,对新兴产业如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探索不足,2023年全镇农村电商销售额仅占农产品总销售额的8%,远低于全县平均水平;在民生领域,对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优化配置重视不够,镇中心小学师资力量薄弱(5名教师承担6个年级教学任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老化(B超机等设备已使用10年以上)等问题长期未得到有效解决,群众满意度不高。

(二)聚焦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情况方面

一是小微权力监督不到位,村级财务管理不规范。对村(社区)“两委”小微权力运行的监督存在“宽松软”问题,未建立常态化监督机制。部分村(社区)存在“三务”公开不及时、不全面现象,例如2023年有4个村未按要求每月公开村级财务收支明细,仅在年终进行“一次性公示”,且公示内容模糊,群众无法清晰了解资金使用情况;个别村(社区)在集体资产处置中程序不规范,如XX村2022年处置闲置村办厂房时,未按“四议两公开”程序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仅由村“两委”干部私下协商确定承租方,存在廉政风险;镇农经站对村级财务审核把关不严,2023年检查发现有3个村存在白条入账(涉及金额1.2万元)、票据要素不全等问题。

二是惠民政策落实有偏差,群众诉求响应不及时。在落实低保、临时救助、危房改造等惠民政策时,存在“审核不细、公示不广”问题。例如,2023年全镇新增低保对象中,有5户因村(社区)入户调查不深入,未准确核实家庭收入情况,导致不符合条件的农户被纳入低保范围,而2户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却未及时享受政策;在临时救助审批中,因镇民政办与村(社区)衔接不畅,部分群众提交申请后,平均审批时间长达15天,超出县委规定的7天时限,导致群众困难无法及时得到缓解;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如XX村饮水管道老化导致供水不稳定、XX组通组公路破损影响出行等,镇党委虽多次协调,但因缺乏有效解决方案和跟踪督办机制,问题迟迟未得到解决,群众意见较大。

三是形式主义问题仍存在,工作作风不够扎实。部分班子成员存在“重痕迹、轻实效”的形式主义倾向,例如在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工作时,过度要求村(社区)填写各类表格,部分表格存在重复填报现象,导致村干部将大量精力放在“造材料”上,反而减少了入户走访核实的时间;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中,部分村(社区)仅注重硬件设施建设(如装修活动室、购置设备),但未结合群众需求开展志愿服务、文化活动,实践站沦为“摆设”;个别班子成员在接待群众来访时,存在“推诿扯皮”现象,例如群众反映土地纠纷问题时,分管领导以“需协调多个部门”为由,未及时牵头处理,导致问题拖延1个多月才解决。

(三)聚焦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情况方面

一是班子凝聚力战斗力不足,民主集中制执行不严格。镇党委班子在重大事项决策中,存在“一把手”先定调、其他班子成员附和的现象,未能充分发挥民主决策作用。例如,2023年决定建设镇农产品加工园时,仅召开了1次党委会议,未组织班子成员深入调研论证,也未征求村(社区)、企业代表意见,导致项目选址不合理,后期因征地补偿问题引发群众不满;部分班子成员存在“各自为政”问题,分管工作之间缺乏协同配合,例如在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时,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班子成员与分管环境卫生工作的班子成员未及时沟通,导致部分村出现“厕所建好了但污水管网未配套”的问题,影响了使用效果;班子成员之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够深入,在民主生活会上多以“提希望”代替“点问题”,缺乏“红脸出汗”的氛围。

二是干部队伍建设滞后,能力素质不适应新形势。镇干部队伍存在“结构老化、能力单一”问题,全镇35岁以下干部仅占28%,50岁以上干部占35%,且多数干部长期从事行政事务工作,缺乏产业发展、基层治理、数字经济等领域的专业能力。例如,在推进“智慧乡村”建设中,因镇干部缺乏数字化操作技能,无法有效指导村(社区)开展数据采集、平台运营工作,导致“智慧党建”“智慧政务”等模块长期处于闲置状态;对干部教育培训缺乏系统性规划,2023年仅开展了2次集中培训,且培训内容多以政策理论为主,未结合乡村振兴、应急管理等实际工作需求设置课程,导致干部“学用脱节”;在干部考核评价中,过度注重“任务完成量”,忽视“工作实效”和“群众评价”,例如对村(社区)干部的考核主要看表格填报、会议召开情况,未将群众满意度纳入考核指标,导致部分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

三是基层党组织建设薄弱,党员教育管理松散。部分村(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充分,例如XX村党支部2023年仅召开4次党员大会,未达到“每季度至少1次”的要求,且会议内容多以传达上级文件为主,缺乏对党员的思想引领和作用发挥的安排;党员教育管理存在“宽松软”问题,对流动党员的管理不到位,全镇126名流动党员中,有45名未按要求参加线上学习,也未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动态;发展党员工作质量不高,2023年发展的15名新党员中,35岁以下青年仅占40%,且多数来自村(社区)干部群体,来自产业带头人、返乡创业青年的比例较低,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部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在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中,有12名党员存在“畏难退缩”现象,未主动参与志愿服务。

(四)聚焦巡视巡察、审计、主体责任检查等各类监督检查反馈问题整改和成果运用情况方面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