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县基层干部业务大讲堂上关于公文写作的讲稿
2025-08-26 0

在2025年县基层干部业务大讲堂上关于公文写作的讲稿

同志们:

大家好!非常荣幸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在县委举办的基层干部业务大讲堂上,与各位奋战在基层一线的同志们,共同交流探讨公文写作方面的一些心得与体会。公文写作是每一位机关干部的基本功,也是一项贯穿职业生涯始终的重要能力。今天,我不想讲太多空泛的理论,而是想结合自己的一些实践经历,以及学习一些老领导、老前辈经验的感悟,与大家作一次坦诚的交流。我将这次分享的主题定为“在深学细照笃行中提升公文写作能力”,主要是谈一些不成熟的思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助益。如有不当之处,也请大家批评指正。

下面,我将围绕三个方面展开今天的交流。

一、深刻认识公文写作的极端重要性

首先,需要明确一个基本认知:公文写作绝非简单的“舞文弄墨”,更不是一项可有可无的事务性工作。它的背后,承载着深刻的政治内涵和重要的实践价值。广义上的公文,涵盖了各级党政机关用以传达指示、部署工作、沟通情况、交流经验的各类文件与文稿。这些文稿,是党和政府声音的传递者,是政策方针落地的推动者,也是干部能力水平的直接体现。

一份高质量的公文,通常具备四个显著特征:第一是权威性。公文代表的是组织意志,而非个人观点。其内容必须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一字一句都需有出处、有依据,确保其严肃性和公信力。第二是针对性。公文的生命力在于解决问题。每一份文件都是问题导向的产物,源于基层工作的实际需求,回应人民群众的现实关切,做到有的放矢、切中要害。第三是鼓动性。好的公文语言是有力量的,能够激发干部群众的干事热情,凝聚思想共识,形成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它应当能够清晰地描绘愿景,有力地号召行动。第四是指导性。公文的核心功能在于指导实践。无论是工作方案、实施意见还是调研报告,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推动具体工作的有效开展,为基层实践提供清晰的路线图和方法论。从这四个特征可以看出,公文写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政令的畅通,关系到工作的成效,甚至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作为基层干部,处在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撰写和处理公文是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无论是向上的请示报告,还是对下的通知部署,抑或是平行的沟通协调,都离不开公文这一载体。因此,将公文写好看作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看作一项核心本领来锤炼,是每一位基层干部的应尽之责。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