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市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工作的决策部署,总结我市前一阶段的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这次会议既是一次总结会,也是一次动员会,更是一次誓师会,旨在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确任务,全力推动我市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工作迈上新台阶,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深刻把握做好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一个健康、有序、充满活力的市场,离不开公平竞争的保障。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工作,正是维护这种公平竞争环境的关键所在,它关系到市场主体的活力、消费者的福祉,更关系到国家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未来。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和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建立健全了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积极查处了一批社会关注度高、影响恶劣的垄断和不正当竞争案件,有力地维护了市场秩序,保护了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全国范围内查处的各类垄断和不正当竞争案件数量持续增长,罚没金额屡创新高,这充分说明了国家层面对于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我市也积极响应,仅去年一年,全市就查处了相关案件数十起,罚没金额数百万元,有力地震慑了违法行为。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市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工作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复杂多变的新情况。一是新经济业态带来了新挑战。随着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的迅猛发展,数据垄断、算法共谋、流量劫持、虚假宣传等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层出不穷。这些行为手段更加隐蔽,模式更加复杂,对我们的监管能力和执法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监管方式难以完全适应,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创新监管模式,提升监管效能。二是重点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依然存在。医药、公用事业、建材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仍然是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高发区。例如,近期在全国范围内查处的医药领域商业贿赂、价格垄断等案件,不仅严重损害了患者的利益,也破坏了医疗行业的健康生态。我们必须对此保持高度警惕,持续加大执法力度,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三是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落实仍有提升空间。虽然我市已经建立了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但在一些地区和部门,仍然存在审查不严、走过场甚至“应景式”审查的现象。部分政策措施在出台前未能充分进行公平竞争审查,无形中为市场设置了不合理的壁垒,影响了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新力。四是全社会公平竞争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一些经营者对公平竞争法律法规的认识不足,法律意识淡薄,甚至存在侥幸心理。同时,消费者对于自身权益的保护意识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加强普法宣传,营造全社会共同维护公平竞争的良好氛围,是我们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同志们,做好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工作,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是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保障,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迫切需要。我们必须以更高的站位、更强的担当、更实的举措,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