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办事处主任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述职报告
根据审计工作安排,现将本人任职3年来履行经济责任情况报告如下:
一、本人任职情况及单位基本情况
本人于2022年3月至今担任X街道办事处主任,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街道干部群众,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坚持工业立街、创新驱动,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X街道位于X区东部,地处城市核心区域,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全街道总面积68.5平方公里,下辖16个社区,总人口20.3万人,其中常住人口18.8万人,流动人口1.5万人。街道内有各类市场主体860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6家、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28家、高新技术企业42家。现有X工业园区、X科技园区、X商贸集聚区三大经济功能区,入驻企业680家,从业人员12.6万人。X街道是典型的工业主导型街道,工业基础雄厚,产业特色鲜明。形成了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为主导的现代工业体系,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8.5%。主要产业集群包括: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拥有企业156家,年产值58亿元;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拥有企业128家,年产值46亿元;新材料产业集群,拥有企业86家,年产值32亿元;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拥有企业68家,年产值28亿元。商贸服务业发达,拥有大型商贸综合体8个、专业市场12个,年交易额超过180亿元。任职期间,全街道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由2021年的12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68亿元,年均增长10.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由108亿元增长至145亿元,年均增长10.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2.8亿元增长至4.2亿元,年均增长14.5%;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86亿元,年均增长1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42亿元增长至58亿元,年均增长1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8600元提升至48200元,年均增长7.7%。
二、贯彻执行重大经济方针政策及决策部署情况
任职期间,本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区各项决策部署,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在基层落地见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深入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战略。认真贯彻《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制定《X街道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投入产业发展引导资金2.8亿元,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项目68个,推动8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建成智能工厂12个、数字化车间28个。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6家,建成企业技术中心18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推进产业集群发展,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被认定为省级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被认定为市级产业集群。工业经济质量效益显著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由2021年的8.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2.8亿元,年均增长14.2%。
(二)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完善创新创业生态。建设X科技园区,规划面积8.6平方公里,入驻科技型企业286家,年产值达到68亿元。设立科技创新发展基金1.2亿元,为企业提供创新资金支持。建成科技孵化器4个、众创空间8个,孵化面积达到12万平方米,在孵企业360家。推进产学研合作,与6所高校、12家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建成产学研合作基地8个。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成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累计申请专利3200件,授权专利2100件,其中发明专利420件。全社会研发投入由2021年的4.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7.2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到4.3%。
(三)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冲击。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建立疫情防控指挥体系,设立防控检查点68个,配备专职工作人员380名。累计投入防疫资金1800万元,储备防疫物资价值480万元,组织全员核酸检测186轮次,检测人员累计378万人次,确保了辖区疫情防控形势总体稳定。统筹推进复工复产,制定《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十条措施》,帮助企业解决用工、资金、物流等困难,协调返岗复工人员1.8万人,为企业减免房租680万元,发放复工复产补贴1200万元。疫情期间经济保持平稳运行,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仍实现正增长。
(四)大力实施招商引资战略。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建立专业招商队伍,完善招商引资政策体系。成立招商引资工作专班,配备专职人员28名,制定《X街道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在土地、税收、金融等方面给予支持。任职期间累计引进项目126个,实际到位资金38.6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2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48个。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分支机构8家、国内500强企业12家、上市公司18家。重点引进高端制造业项目,新增装备制造企业28家、电子信息企业24家、新材料企业18家、生物医药企业16家。招商引资项目累计新增产值126亿元、税收8.6亿元、就业岗位3.2万个,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五)扎实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深入贯彻《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政务服务中心,设置服务窗口38个,进驻事项680项,实现“一站式”服务。推进“放管服”改革,承接区级下放事项186项,取消证明材料68项,精简审批环节42%,审批时限压缩60%。建设“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实现680项事项网上办理,网上办件率达到92%。开展“减证便民”行动,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惠及群众企业1.8万人次。建立企业服务机制,设立企业服务专员,为重点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协调解决企业问题860个。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市场主体活力显著增强,新增市场主体2880家,增长率达到50.3%。
(六)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认真贯彻国家减税降费政策,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建立减税降费工作机制,设立政策咨询服务专班,开展政策宣传解读,组织培训辅导68场次,覆盖企业3200家次。累计为企业减免税费8.6亿元,其中增值税减免3.2亿元、企业所得税减免1.8亿元、个人所得税减免0.8亿元、社保费减免1.6亿元、各类收费减免1.2亿元。发放惠企贷款28.6亿元,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1.8亿元。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3200万元,为86家企业提供过桥资金8600万元。减税降费政策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企业投资信心明显增强,新增投资项目186个,投资额达到68亿元。
三、重大经济决策情况
任职期间,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共作出重大经济决策38项,涉及总投资额68亿元。
(一)工业园区扩容升级决策。针对工业发展空间不足、产业承载能力有限的问题,2022年6月决定实施工业园区扩容升级工程,总投资18.6亿元。决策背景:随着招商引资项目不断增加,原有工业园区2800亩土地已基本饱和,急需拓展发展空间。决策过程:深入调研园区发展现状,学习先进地区经验,聘请专业机构编制扩容规划,召开专家论证会、企业座谈会、居民代表大会征求意见,经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班子会多次研究决定。决策内容:向南扩展园区面积1800亩,分为先进制造区、科技创新区、现代物流区三个功能区,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执行效果:已完成投资12.8亿元,新增工业用地1200亩,引进企业68家,新增产值38亿元、税收2.8亿元、就业岗位8600个,园区承载能力显著提升。
(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决策。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增强发展动力,2022年10月决定建设X科技创新中心,总投资8.6亿元。决策背景:辖区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缺乏高水平创新平台支撑。决策过程:考察学习创新平台建设经验,邀请科技专家论证方案,与高校科研院所洽谈合作,经街道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决策内容:建设创新创业孵化中心、产学研合作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技术交易服务中心,打造区域性科技创新平台。执行效果:已完成投资6.2亿元,建成孵化器面积8万平方米,入驻企业186家,孵化科技型企业68家,技术交易额达到2.8亿元,成为区域创新发展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