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常委、副县长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生态环境保护专题学习会上的发言
2025-07-21 1

县委常委、副县长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生态环境保护专题学习会上的发言

同志们: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下面,我结合学习内容和本县实际,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深刻认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行动自觉

(一)生态环境保护是践行“国之大者”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地位和重大意义。作为县级领导干部,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生态环境保护的极端重要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我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生态环境问题,如部分河流水质有待提升、大气污染防治任务依然艰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还需加强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也制约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果我们不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就是对党和人民的不负责,就是对历史的不负责。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摆在突出位置,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二)生态环境保护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普惠的民生福祉。不仅希望呼吸上清新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还希望在优美的环境中工作、生活、休闲。生态环境质量的好坏,已经成为影响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因素。我县作为生态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更应该把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下大力气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环境问题。要加强对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确保群众喝上安全水、放心水;要加大对大气污染的治理力度,让天空更蓝、空气更清新;要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只有让人民群众在生态环境改善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我们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