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25-07-08 0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25年上半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XX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以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为总牵引,紧扣打造新时代“六地”目标定位和“八大攻坚”部署,持续夯实“稳”的基调、牢牢保持“进”的态势,围绕政治引领、队伍建设、服务提升持续发力,助力三年行动决战决胜。

一、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1.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全面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3月21日召开党组会议启动学习教育,3月24召开工作部署会在全局范围内进行部署,随后,全面启动学习教育。第一时间制定并下发了《XX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成立了工作专班,明确了学习教育目标要求,扎实做好学习教育组织实施,4月2日圆满完成第1期读书班。领导班子认真对照28项重点整治内容进行查摆,及时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班子查摆问题3个,班子成员查摆问题8个,认真制定整改措施,持续开展整改整治,目前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各支部认真制定学习计划安排,通过党员大会、支委会、党小组会议、支部书记讲党课等方式认真组织党员开展学习研讨和查摆整改。

2.严肃开展正风肃纪学习教育。2月12日召开区局廉政工作会议,向局机关、市场所及市场监管中心各部门负责人约60人传达各级纪委会议精神,党组书记对全局2025年廉政工作进行部署。结合八项规定学习教育要求,召开警示教育大会3次,传达中央、辽宁省违反八项规定案例,切实提高广大干部拒腐防变和反对“四风”意识,通过以案说法,干部队伍廉洁从政意识明显提升。截至目前,结合节日特点开展廉洁教育3次,结合部门工作、生活实际每周发布廉政教育案例20个,时刻提醒公职人员不越党纪国法红线;对10件反映区局工作人员行风问题的投诉件进行了核实,均已依法依规处置,未发现存在行风问题。

(二)统筹推进经营主体“提质量、优结构、增活力”

1.持续激发经营主体活力。2025年度,持续推进经营主体“提质量、优结构、增活力”,截至5月31日,我区经营主体107109户,其中,企业34518户,个体工商户72591户,企业占比32.23%,经营主体质量稳步提升。

2.稳步提升市场监管效能。重点推进跨部门联合检查,依托辽宁监管执法平台,16个部门牵头制定了2025年度跨部门抽查检查计划,共制定跨部门检查计划23个。牵头全区27家成员单位依托辽宁监管执法平台开展涉企信息归集工作,具体包括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备案、行政强制等信息的录入,截至5月31日,信息归集总数达22万条。

3.稳步加强靶向帮扶力度。一是全面完成“解纾暖”个体工商户服务体系建设工作。2025年上半年,11个市场所全部完成“解纾暖”个体工商户服务站的体系建设,树立了良好的服务新形象。二是积极开展“千亿送贷”行动。联合邮政储蓄银行XX分行积极开展专业市场“千亿送贷”行动,为小微企业解决融资困难,助力企业发展。三是全面做好小微企业名录建设工作,及时归集扶持政策、导航,动态信息公示,推动数据下载。

4.有效提升审批效能。2025年1月22日成功协助东强机械加工厂正式转型升级为沈阳市东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全省首批实现“个人独资企业直接变更公司”。全面推行企业开办、信息变更、迁移登记、注销登记等“一件事”服务,通过优化整合业务环节,推动系统对接和数据共享,依托“一网通办”平台强化税务、社保、公积金、银行等相关数据共享,实现“一表申请、一站式办结”。截至5月31日,XX区新设立企业2171家,网办率达到99.74%。特种设备使用登记、食品经营许可等市场监管领域行政许可新办业务300余笔。

(三)深入推进“两化”建设踏入超车道

1.锚定目标,分层分类完善基层所建设。围绕“硬件提质、队伍提升、监管提效”集中发力,各基层所分层分类开展“一所品牌”铸魂建设,全市首批达成“三年任务、两年完成”,获市局通报表扬。2025年,我局在巩固“两化”建设既有成果的基础上,集中力量、持续创新,力争率先驶入快车道、超车道。现有11个基层市场监管所,其中华山所、北塔所拟争创“五星所”;三台子所拟争创“四星所”;新乐所、陵东所拟争创“三星所”;其余各所均具备达标条件。

2.深耕细作,聚焦聚力实现“人”的全面提升。以解暖“个体工商户服务站”建设作为两化建设的再延伸、再发展,逐阶逐段推进标准再提升、基础再夯实、亮点再突出,持续激发“四变”、提升“四力”、培育“四感”,持续推动监管队伍提质增效,不断促进干部队伍凝心铸魂。2月26日,辽宁省副省长、省市场监管局局长莅临北塔所开展调研指导,对我局基层所里两化建设成果表示高度肯定;4月1日,市局局长带领相关处室负责人到我局开展调研,对我局2025年以来开展的各项工作进展情况给予充分肯定。

(四)全链条监管持续领跑食安监管领域

1.全国首创“食品安全名誉副校长”机制。持续完善“食品安全名誉副校长”工作机制。新学期开始以来,与各对接学校深度开展联动,指导学校开展食品安全法治宣传教育、组织主题升旗活动、协助学校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解决校园周边安全隐患。截至目前,已聘任食品安全名誉副校长12名,覆盖学校35所,名誉副校长积极履职,共参与学校食品安全检查16次,有效提升了师生食品安全意识和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2.受省局邀请起草制定全省行业规范。我局以第一起草人身份受省局邀请参与起草《辽宁省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操作规范》,现已完成网上申报工作。积极推动建成XX区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实训基地,制定《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手册》,首创“一活动档案”模式及“策”驻点监管模式。2025年以来,已“零事故、零投诉”完成中央领导来沈、省市两会、皇马等重大活动期间食品安全保障任务21次,保障就餐人数达一万四千人次。

3.构建校园食品安全链条监管闭环。一是责任网格联动化。统筹协调全区10个街道、805名BCD级包保干部,对辖区内7517户市场主体开展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包保督导。截至6月4日,全区包保覆盖率达100%,学校幼儿园等重点业态全覆盖督导任务完成全年总额87%,发现隐患问题2043个,问题整改率达100%。二是统筹部署系统化。牵头组织召开全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全体联席会议2次,工作会议、专题协调会议共计5次,分析研判风险隐患63项,印发指导性文件4份,确保责任压实、任务清晰。成功快速、稳妥处置涉及10起疑似食源性疾病事件,均未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三是监管模式创新化。以“共建共治共享守护民生安全”为主题,创新开展社会共治力量参与食品安全沉浸式监督活动,被市局“沈阳市场监管”等媒体公众号转载。另一方面,创新打造“1+3”示范引领模式,组织开展“两个责任”B级包保干部暨区级领导干部食品安全示范督导活动,创新打造全区“雁阵体系”机制。

4.创新打造“家、校、社会”三方共治格局。引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家长代表参与“随机查餐厅”活动;创新实行校长、老师、家长“全员陪餐”制,以珠五、43中等教育集团为核心,推进“放心圈”向社区延伸,形成“以圈带圈、连圈成片”的食品安全示范集群。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30余人次开展沉浸式检查,相关工作经验方法受到区人大、区政协高度认可。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