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统计局副局长关于统计造假专题研讨交流心得体会
2025-07-03 0

 

县统计局副局长关于统计造假专题研讨交流心得体会

 

作为基层统计工作的实践者,我深知统计数据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温度计”和“指挥棒”。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对统计数据质量的要求愈发严格,但基层统计造假现象仍时有发生,甚至呈现出隐蔽化、技术化新特点。通过参加此次专题研讨,结合我县统计工作实际,我深刻认识到防治统计造假不仅是业务问题,更是政治任务,必须以“刮骨疗毒”的决心和“绣花功夫”的精细,筑牢县域统计数据质量的“铜墙铁壁”。现将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一、以“政治三力”为引领,校准防治统计造假的“定盘星”

(一)提高政治判断力,认清统计造假的本质危害。统计数据失真看似是数字游戏,实则是政治生态的“污染源”。某县曾因虚报工业增加值导致上级误判经济形势,盲目追加投资,最终造成资源浪费;某镇为完成考核任务,要求企业虚报农民收入,导致惠农政策偏离实际需求。这些案例警示我们,统计造假不仅误导决策,更损害政府公信力,动摇党的执政根基。作为基层统计干部,必须始终牢记“统计数据是公共产品,真实准确是政治要求”,把防治造假作为检验“四个意识”的试金石。

(二)提高政治领悟力,把握防治造假的核心要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确保统计资料真实准确”。这一重要论述为基层统计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体会到,防治统计造假不是“一阵风”,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持久战”;不是“独角戏”,而是需要多方协同的“大合唱”。必须摒弃“应付检查”“过关就行”的侥幸心理,树立“数据质量无小事”的底线思维,将真实统计作为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的具体行动。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