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榜样力量”争做时代“领跑者”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谓之榜样。昨晚,《榜样9》专题节目在央视热播,生动展现了范振喜、钱素云、覃大清、陈清洲、刘小京、黄德宽、林则银7名党员和山东青岛新前湾集装箱码头公司党委、陆军某边防团红其拉甫边防连学习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突出事迹,以及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改革创新、担当作为的高尚品质和精神风范。他们的故事蕴含质朴的情感,绽放着耀眼的光芒,更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广大年轻干部当思之愈深、学之愈明、行之愈坚,自觉校准榜样坐标,涤荡思想启砺心志,紧握“信仰如炬引征程”的理想之舵,汇聚“全心全意解民忧”的服务暖流,书写“拼搏奋进铸辉煌”的时代华章,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征程上一路向前、不负韶华。
领悟榜样“矢志不渝忠向党”的灼灼“忠心赤”,紧握“信仰如炬引征程”的理想之舵。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党从嘉兴南湖红船起步,冲破战火与艰难,缔造辉煌,靠的正是无数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与对党的无限忠诚。范振喜便是其中的典范。1987年退伍回乡的他当选周台子村支书,面对贫困落后、矛盾重重的村子,毫无退缩。他整顿矿点、清理陈欠,立足村情办企业。创业途中,身患血癌等重病,却从未言弃。以顽强毅力战胜病魔后,继续带领村民拼搏,将特困村变为集体资产8亿多元、人均收入超万元的富裕村。还有隐姓埋名的科研工作者,面对国外技术封锁与国内基础薄弱的困境,坚守实验室。他们日夜实验,屡败屡战,凭借对国家的忠诚与科研信仰,突破技术瓶颈,为国家信息安全筑牢防线。他们以忠诚为墨、信念为笔,绘就奋斗画卷。广大年轻干部应向他们学习,将信仰扎根灵魂。在日常学习中深化理论认知,坚定理想信念。面对复杂社会与大是大非,保持清醒,以坚韧不拔之姿,在时代浪潮里把稳理想之舵。
看齐榜样“鞠躬尽瘁为民生”的拳拳“公仆意”,汇聚“全心全意解民忧”的服务暖流。“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榜样9》专题节目中的榜样们,始终将人民需求置顶。“亮灯警察”陈清洲是厦门市公安局集美分局情报指挥中心教导员,为完善辖区交通安全设施,3年里,他脚步不停,走烂27双皮鞋。经深入调研,力促15公里国道全线亮灯,交通事故率大幅降低。他还开通微博,普及法律法规与安全知识,全力守护群众出行安全。“社区天使”林则银同样令人钦佩。她扎根社区,对每一处角落、每一户人家都极为熟悉。哪家水管破裂、哪户有纠纷,她都能迅速响应。在老旧小区改造时,挨家走访收集意见,全程参与规划到施工监督,用心解决难题。调解邻里纠纷时,耐心倾听、以情以理化解矛盾。他们用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为人民服务”。年轻干部当以他们为标杆,主动深入群众。聚焦就业、教育、医疗等民生关键,从细微处着手,积极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让群众切实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在生活的点滴中感受温暖。
学习榜样“敢为人先勇担当”的浩浩“凌云气”,书写“拼搏奋进铸辉煌”的时代华章。奋斗是时代的强音,担当是社会进步和个人价值实现的关键驱动力。在《榜样9》专题节目中,我们看到诸多勇毅担当的榜样。覃大清,一位心怀壮志的企业家,面对国外水电技术的长期垄断,无畏艰难,带领团队踏上自主研发之路。创业之初,资金匮乏、人才短缺、技术瓶颈如山,但他凭借坚定信念和顽强毅力,四处筹资、广纳贤才。历经无数次实验失败、无数日夜的奋战,他们成功攻克多项关键技术难题,完成三峡、溪洛渡、白鹤滩等重大水电工程的科技攻关,让我国巨型水电机组研发跻身世界前列,推动中国水电标准走向全球。刘小京投身乡村振兴一线,面对土地盐碱化、农业发展受阻的困境,深入调研。他带领团队钻研科技治碱之法,多年耕耘,成功将盐碱地变为高产粮仓。同时,他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引入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提升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引领乡亲走向富裕。他们在各自岗位勇挑重担、开拓创新。广大年轻干部应学习这份担当,面对困难勇往直前,迎接挑战积极求解。秉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理念,立足本职,拼搏奋进,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凝聚“榜样”力量绘就党员干部最美“色彩”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教育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学习榜样、争当先进,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央组织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了《榜样9》专题节目。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要明白党员不仅是一种政治身份,更是一种神圣的使命,在新征程的道路上要以“高尚品质”为榜样,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在为民服务中彰显中国共产党人信念坚定、矢志拼搏、担当作为、甘于奉献的先锋本色,奋力答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时代”答卷。
以“信仰坚定、无限忠诚”的政治品格,绘就党员干部“疾雷破柱而不惊”的“政治底色”。人生如屋,信念如柱。一个民族有信仰才会有力量,一个群体有信仰才会更团结,一个人有信仰才会有方向。理想信念不仅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更是站稳政治立场、攻坚克难的决定性因素。纵观党的百年历史,无数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共产主义事业的革命烈士和英雄人物,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抛头颅、洒热血,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成为激励我们阔步前行的强大力量。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以“信仰坚定、无限忠诚”的政治品格为榜样,把坚定信念作为行稳致远的“航向标”,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出坚定的政治忠诚,校准思想政治的“定盘星”,绘就“泰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的“政治底色”,确保自己在多元、多变的复杂环境当中,依旧能坚定对党忠诚的信仰。
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担当精神,绘就党员干部“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奉献底色”。千百年来,中华民族虽历经苦难,中华文明却依然延续不断,历久弥新,日趋繁荣昌盛,这离不开奉献精神的代代相传。对于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而言,“讲奉献”这既是一种胸怀、一种风格,更是一种必备素质、一种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榜样9》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时代的楷模、行动的标杆,每一个“榜样”的名字背后,都有着“最美”的故事。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向“榜样”学习,感悟“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绘出“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奉献底色”,少想自己、多想事业,少想私利、多想群众,当好服务群众的“店小二”,做好让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努力成长为一名不负党和人民期望与重托的党员干部。
以“两袖清风、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操,绘就党员干部“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清廉底色”。“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名利是一种科学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更是党员干部的修心之策。回望近年来的腐败案例,很多党员干部犯错误,往往就是在名利上面栽跟头。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清正廉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每名共产党员与生俱来的价值取向。”名利的诱惑无疑是巨大的,但是作为党员干部要有“不带江南一寸棉”的高洁情操,自觉遵守廉政规定,正确看待工作与生活中的苦与乐、得与失、利与弊,严格要求自己,在党纪学习教育中学出顽强的廉洁精神,把自身欲望看淡一些,牢记自身的职责,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维护党章,捍卫党纪,做到公平不倾斜、公正不护短、公道不藏私,真正把纪律挺在前面,把廉洁放在心中,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树好严于律己的“风向标”。
“无我、无悔、无畏”读懂“何以榜样”
近日,中央组织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了《榜样9》专题节目,生动展示了范振喜、钱素云、覃大清、陈清洲、刘小京、黄德宽、林则银7名党员和山东青岛新前湾集装箱码头公司党委、陆军某边防团红其拉甫边防连的典型事迹,展现了榜样的高尚品质和精神风范。新时代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秉持无我信仰、永葆无悔担当、涵养无悔境界,真正致敬榜样、读懂榜样、学习榜样,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奋勇前进、笃行不怠,奋力书写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崭新答卷。
秉持“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无我”信仰,读懂榜样“矢志不渝、爱党爱国”的赤诚忠心,把准“前行方向”不偏离。“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对党忠诚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是党最鲜明的政治优势。“国家卓越工程师”覃大清,攻克了“混流式水轮机高部分负荷压力脉动”这个世界性难题,让我国在此领域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他用一次次事业的突破,诠释忠党报国之心。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高擎“理想信念”之旗,以信仰为指引,永葆对党的忠诚之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深学细悟中,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全方位向党中央看齐,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同时,要不断提升自身党性修养,磨炼服务意识,真正做到在党爱党、在党为党,把人生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砥砺前行,永不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