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各类分析报告汇编(13篇)
2023-08-08 10


 

2023年8月份XX地区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分析报告

 

近期,市应急局会同市相关单位对2023年8月份XX地区自然灾害风险形势进行分析,形成结论如下:

一、2023年8月份灾害风险形势分析

综合判断,8月份本市仍处于自然灾害高发期,需重点关注洪涝灾害、地质灾害和风雹灾害风险,以及降雨、高温和大风等天气影响。

(一)气象预测分析

8月份,预计本市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略偏高。

(二)洪涝灾害形势分析

目前已进入“七下八上”主汛期防汛关键期,根据气象预测,8月份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特别是7月29日以来的强降水过程,当前本市土壤含水趋于饱和,西南部分河道水位暴涨,甚至出现了漫堤,极易导致中小河道洪水、山洪、城市内涝等洪涝灾害,要充分做好河道堤防、水库、闸坝、险工、堵口、不连续堤段等的巡查和应对准备工作,督导落实防汛责任、预案、物资队伍、军地联动等工作。   

(三)地质灾害形势分析

根据地质灾害多年发生规律和气象预测,8月份为本市地质灾害高发期,加上7月下旬本市出现了连续强降水,由降雨引发的突发地质灾害数量会明显增加。应密切关注降水、大风、人类活动等可能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灾害,可能发生的区域为山区道路沿线、居民房前屋后、部分景区、泥石流沟及采空区等地质灾害高风险区。暑期前往山区游玩的游客增多,需重点关注景区和道路沿线落石;强降雨天气,注意防范泥石流。  

(四)风雹灾害形势分析

根据历史灾情统计,8月份本市风雹灾害数量仍处于全年较高水平,大风、冰雹、雷电等强对流天气发生风险较高,会对市民生活、城市运行、建设施工、农业生产等领域产生较大影响,可能出现高空悬挂物吹落、危墙倒塌、农作物受损减产绝收等,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五)有害生物灾害形势分析

农业有害生物方面,8月份本市以露地生产为主,番茄溃疡病、番茄斑萎病毒病等有发生风险;苹果蠹蛾害虫有发生风险。根据历史情况,草地螟将迁入本市,幼虫发生风险低。受多种因素影响,局部夏玉米田特别是晚播玉米田三代粘虫幼虫、甜菜夜蛾、棉铃虫粘虫有发生风险。   林业有害生物方面,8月份,本市第二、第三代美国白蛾发生危害特点依然主要总体轻度发生局地发生偏重的特点。但随着雨季到来,害虫繁殖加快,在个别地区依然存在成灾或扰民风险,总体可防可控,发生数量及危害程度将低于去年同期。国槐尺蠖、杨雪毒蛾等其他食叶类害虫在交通干线、平原生态林区局部有破坏景观的风险;栎纷舟蛾、栎掌舟蛾等在山区栎树分布区有偏重发生风险;松材线虫病在本市发生发现的概率持续加大。

二、防范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强化监测预警 

各相关单位加强与气象、水务、规自等部门会商研判,高度关注气象、灾害体与威胁对象变化,结合实时雨情、水位、流量等监测,做好分析。及时通报预测预报成果,第一时间发布预警信号和风险提示,提前优化救援力量和资源配置。密切关注次生衍生灾害风险,持续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各类高风险区域的监测预警和巡查管护。加强农业、林业有害生物疫情监测,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二)进一步做好风险管控   

应急部门加大对核心城区、城市副中心、危险化学品企业等重点区域监管力度,防止强对流天气引发的安全事故。落实灾害应急准备工作,指挥调度灾害应急处置。水务部门做好汛期防洪排涝工作,保障首都防洪安全。密切关注雨水情发展态势,统筹做好防洪和水资源调度,高效拦蓄和利用雨洪资源。强化水库汛限水位监管,精准实施水库、闸坝、蓄滞洪区等联合调度,充分发挥流域防洪工程防洪减灾作用。规自、交通部门继续发挥群测群防员的“哨兵”和应急调查队员“技术兵”作用,按照地质灾害应急工作分级响应程序,对可能出现的灾情、险情有效防控。

(三)进一步加强应急值守   

各相关单位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加强指挥调度,保障通讯联络畅通,确保值班人员“在岗、在职、在责”。加强信息报送工作,紧盯雨情、水情、汛情,实时掌握山洪、泥石流、城市内涝等险情灾情,及时开展研判分析调度,切实提高信息报送能力。遇到突发事件,第一时间收集报告救灾情况,快速做好人员疏散和应急处置等工作。

 


 

2023年XX市二季度供求情况分析报告

 

一、供求总体情况

二季度,XX市公共人力资源中介机构通过各类中介网站和"筑人才"APP等累计发布就业岗位177605个次,个人投递简历99988人次,求人倍率为1.78。岗位供给较充足,但从需求大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十个职业和需求小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十个职业来看,结构性供求不对称依然存在。

二、岗位需求情况

(一)岗位需求产业分布

二季度,第一产业岗位需求8667个次,占比4.88%,第二产业岗位需求35255个次,占比19.85%,第三产业岗位需求133683个次,占比75.27%,第三产业岗位需求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产业

需求人数(个次)

所占比重(%)

第一产业

8667

4.88

第二产业

35255

19.85

第三产业

133683

75.27

合计

177605

100

(二)岗位需求经济类型分布

内资企业岗位需求量最高,占比94.64%,其中:有限责任公司岗位需求103633个次,占比58.35%,个体经营企业岗位需求36196个次,占比20.38%。

(三)岗位需求行业分布

根据行业分类对企业岗位需求的统计情况,排名前10位的行业分别是营销员、商品营业员、互联网营销师、汽车维修工、信息通信业务员、拍卖服务师、机械设计工程技术人员、保险理赔专业人员、装卸搬运工、安全防范系统安装维护员。

(四)岗位需求学历分布

从招聘求职总体运行情况看,企业招聘岗位对学历的要求主要集中在大专及以上,其中,对大专学历的需求占比高达57.81%,其次为本科学历,占比20.93%。

(五)岗位需求年龄分析

16-24岁岗位需求占比4.89%,25-34岁岗位需求占比19.72%,35-44岁和45岁以上岗位需求分别占比2.41%和0.39%,不限年龄占比72.59%。

三、求职人员情况分析

(一)求职人员性别分析

求职人员中,男性与女性占比分别为51.42%和48.58%,超过五成的求职人员是男性,男女比例存在一定差距,但在合理区间内。

(二)求职人员年龄分析

16-24岁求职人员占比59.29%,25-34岁占比32.12%,35-44岁和45岁以上分别占比7.08%和1.15%。16-34岁求职人员占比最大,成求职主力军。

(三)求职人员学历分析

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最大,其中:大专学历占比24.81%,本科学历占比69.58%,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3.21%。高中及以下学历仅占2.4%。

(四)求职人员欲从事职位分析

从求职人员欲从事岗位需求统计来看,排名前10位的行业分别是行政办事员、秘书、初级中学教师、小学教师、收银员、仓储管理员、后勤管理员、物业经营管理专业人员、会计专业人员、银行综合柜员。

四、下一步打算

(一)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招聘。XX市公共人力资源机构积极组织开展相关公益性活动,为高校毕业生及其他各类求职人员提供就业服务,积极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档案管理及人事代理咨询等服务。同时,根据企业和求职人员的不同需求积极开展人博会、高洽会、扶贫招聘会,多类别多方式的专场招聘活动,更好地满足企业和求职人员对不同岗位的需求,真正实现人才的无缝对接。联合XX市相关部门,充分发挥行业优势,深挖在筑优质企业岗位信息,常态化开展现场招聘会。发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组织开展专场招聘活动,提升招聘会人气和效果,促进供需双方面对面洽谈、交流。用好用足"筑人才"等相关APP高校毕业生招聘专区岗位,持续开展网络专场招聘活动,让毕业生快捷方便地实现线上就业。

(二)开展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一对一"服务。与各高校开展深度合作,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一对一"跟踪服务,建立服务台账,对有意向在XX贵安就业的毕业生,根据其就业意愿,点对点推送就业岗位。国家及省市层面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出台了系列政策,如公务员、事业编制、征兵人数等系列扩招更好地促进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同时,针对每年不断增长的高校毕业生人数,积极搭建人才交流平台。

 


 

2023年上半年XX市建筑工程质量形势分析报告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升建筑工程品质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函〔20XX〕92号)和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报送建筑工程质量形势分析报告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精神,实现全市建筑工程质量动态监控、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监管水平,市住建局根据各市、县、区上报的相关数据对全市工程质量形势进行了分析,现提出以下分析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在建项目工程质量监督基本情况

2023年上半年全市在监房建项目884个,面积2594.3万平方米,在监市政工程224个,工程总造价47.28亿元;2022上半年全市新开工房建项目363个,面积885.05万平方米,新开工市政项目115个,工程总造价21.41亿元;2023上半年全市房建项目竣工321个,面积717.07万平方米,市政工程竣工124个,总投造价40.167亿元。全市新开工工程严格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度,全部签订法人代表授权书和终身责任承诺书,445个竣工项目均设置永久性标牌。

(二)竣工验收及备案情况

2023年上半年全市竣工工程项目共计445个,一次验收合格率100%。

(三)非法违法项目情况

2023年上半年无此类情况。

二、工程质量分析评价

2023年上半年,全市质量监督、竣工备案等手续办理正常,日常质量监督工作有序开展,工程质量专项治理基本全面展开,质量投诉处理得当、及时,未发生较大的群体性投诉事件、全市未发生质量事故,全市工程质量处于整体受控、质量水平稳中有升,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得到进一步治理。经统计,我市共创县级优质工程10个,市级优质工程奖46个,省级优质工程奖10个(公示中)。

2023年我局根据工程质量管理工作需要,重新修订了优质结构及衢江杯评选办法。

(一)建筑工程监督执法检查情况

按照计划积极开展在建工程质量检查,检查内容为各方责任主体质量行为和地基基础、主体结构、隐蔽工程、操作层、关键部位的质量情况以及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情况。2023年上半年全市共开展日常监督检查4283次,开展专项监督检查62次,下发监督检查意见书2123份,发现质量安全隐患9622项,签发停工通知书106份,对存在工程质量问题的项目责任主体和责任人实施信用惩戒39起,通报违法违规典型案例2起。检查既有针对性,又体现了“差异化”管理,有效预防质量通病产生。

(二)建筑工程实体质量监督抽查情况

在日常监督执法过程中,积极开展建筑工程实体质量监督抽查抽测。2023年上半年全市主管部门对房建工程各类抽查抽测情况如下:钢筋抽测不合格7组;预拌混凝土抽测不合格6组;预拌砂浆抽测不合格8起;砌块抽测均合格;保温材料抽测均合格;预制构件抽测均合格。地基承载力抽测均合格;桩基完整性抽测不合格3起。房建项目主体结构抽测中,混凝土实体强度抽测2485个构件,均达到设计值;钢筋保护层抽测601个构件,不合格38个;构件空间尺寸抽测1707个构件,不合格26个。

市政工程各类抽查抽测情况如下:钢筋抽测不合格9组;水泥抽测不合格7组;管材抽测均合格;砌块抽测均合格;桩基承载力抽测均合格;桩身完整性抽测3组不合格。市政实体检测抽测路基路面抽测50个点,均合格;混凝土实体强度,钢筋保护层未抽测。

(三)在建住宅工程分户验收和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开展情况

2023年上半年,全市共有在建住宅工程133个,建筑面积1136.94万平方米。全市竣工住宅工程40个,面积345.38万平方米;已进行分户验收项目个数40个,共15442户,住宅工程分户验收率100%。各县市区均能对分户验收结果进行抽查。抽查内容包括空间尺寸、按图施工情况、空鼓、裂缝、渗水等质量通病情况。对检查中发现不符合分户验收要求的及时责令整改;对抽查发现存在较多问题的,责令建设单位重新组织分户验收。通过抽查,提高了分户验收合格率,减少了质量通病。

积极开展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2023年全市开展质量通病专项治理住宅项目122个,建筑面积1005.43万平方米。全面推行工程质量样板引路工作,规范施工质量控制流程,做到样板先行,以点带面,全面提高施工质量,全市住宅工程质量总体水平良好。

(四)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投诉情况

2023年上半年共受理质量投诉609起,投诉数量较去年同期上升57.78%,投诉办结率100%,处理满意率98%,未发生恶性群体性事件。投诉的绝大部分为质量常见问题,主要集中在渗漏水(43.68%)、装饰装修质量(18.89%)、空鼓裂缝(11.66%)。

(五)预拌混凝土企业质量检查情况

经统计,全市共有预拌混凝土企业36家,2023年上半年度全市共抽查14家预拌混凝土企业,抽测水泥、砂石等原材料21组,均合格。

三、工程质量事故和处理情况

2023年上半年在全市住建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建设工程质量水平总体处于可控状态,全市未发生质量事故。

四、工程建设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工程质量通病仍普遍存在。涉及屋面、地下室和外墙渗漏水、空鼓裂缝等工程质量常见问题还比较多,影响了建筑工程使用效果。

二是参建主体质量责任落实不到位。建设单位未落实质量首要责任,商品住宅项目随意压缩工期较为突出,保修不力。施工单位质量意识淡薄,对项目管控不到位,质量标准化水平不高,建筑工人老龄化加剧,技术水平亟待提升。部分监理单位履职不力,旁站巡视流于形式。

三是监管效能不高。监督机构人员配备不足问题较为突出,监管力量与建筑体量不相匹配,人均监督面积大,此外个别地区监督抽测经费难保障。

五、提高工程质量水平的措施和建议

一是完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体系,全面落实各方主体的质量责任,特别是要突出建设单位的首要责任和勘察、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的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加大质量责任追究力度,严格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

二是强化工程质量监管。强化过程监管,加强关键工序、关键环节和质量检测抽测。压紧压实参建各方主体责任,严格落实施工企业、监理企业信用评价办法,倒逼施工、监理企业强化质量责任意识,健全质量保障体系。积极开展创优技术指导,引导企业争先创优,促进在建项目质量水平提升。

三是继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聚焦工程品质提升,深化住宅工程和市政道路工程常见质量问题专项整治。妥善处理工程质量信访投诉和答疑解惑工作。

 


 

XX省发布2023年上半年饲草生产形势分析报告

 

近日,XX省草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发布了《XX省2023年上半年饲草生产形势分析报告》。该报告由XX省草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组织XX农业大学草业科技学院、21个市(州)饲草饲料(畜牧、草业、畜牧兽医)站(中心)等单位完成。

报告显示:上半年,全省月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0.9度,降水量偏少23.6%。在1-2月,盆地大部分农区人工饲草苗期旱情较重,3月份得到缓解,5-6月旱涝不均,对饲用玉米等饲草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在天然牧草返青期间,川西高原大部分地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天然牧草返青较上年略迟。总体而言,上半年全省主要人工饲草生长受干旱影响,长势较上年略差。

通过对21个市(州)176家种养企业(合作社、场、专业户)的人工饲草生产情况调查分析,饲用玉米、狼尾草属饲草、饲用燕麦和黑麦草仍然是XX主要种植的人工饲草,4类饲草种植面积共占调查面积的89.1%。饲用玉米、狼尾草属饲草减产5-10%左右,其他饲草与去年同期产量基本持平。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