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会议,是经市政府同意召开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动员大会精神,安排部署我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主要任务。5月份,胡宪市长主持召开了(第38次)市政府常务会,专门对我市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进行了研究。6月上旬,省委常委、市委余书记召开了市委常委扩大会,听取了我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准备情况汇报,就《实施意见》的主要精神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就如何进一步做好我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6月22日,召开了全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对全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进行了专题研究。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动员大会,刚才,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事局局长申少平同志就全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有关情况进行了全面说明,市卫生局的魏局长、水利局的李局长、文化局的杨局长分别代表系统作了很好的发言。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任务重,时间紧,业务性强,操作的要求严格,因此,今天就把我们有关的涉及到组织、操作的重要人员都请来了,希望通过今天的会议以及会后的有关培训工作,能够使大家认真地领会全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主要精神、基本要求、需要掌握的原则、需要处理好的主要问题,以及相应业务操作上的一些基本要求,如果这些情况不掌握,就全市而言,这项工作是推不开的。就本单位而言,就不能按照上级的要求和市里的基本原则以及单位的实际情况把这项工作做好,做不好这项工作,不仅仅是拖了全市的后腿,更主要是会挫伤我们单位里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会影响到下一步的工作和思想稳定,因此,请同志们务必要认真领会,加强学习,抓好落实。根据会议的安排,我强调以下四点。
一、充分认识实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重要意义
事业单位是各类人才的重要聚集地,是我们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阵地。截止到2008年底,全市事业单位人员总数79889人,其中,管理人员8650人,专业技术人员55883人(含“双肩挑”人员2006人),工勤技能人员17362人。这些同志承担了大量的公共职能,为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知识、技术和人才资源保障,在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面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事业单位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事业单位改革总体滞后,政事不分、事企不分的问题比较突出。二是长期以来,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套用的是行政机关的模式,人事管理沿用党政机关的办法,不符合事业单位实际和发展的要求。三是事业单位存在着用人机制不活、效率不高的问题。四是工作人员的岗位设置、职务级别不规范,待遇缺乏弹性,人员进出渠道不够合理,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在事业单位全面推行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是形势发展的需要,是充分发挥事业单位职能作用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实施岗位设置管理是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今天的动员大会关键是解决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这个问题,以后还有事业单位绩效工资评定问题以及事业单位人员管理的有关问题,岗位设置的问题作为前提和基础最为重要。中央下发的《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这两个文件明确提出,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通过推行这两个事业单位最主要的人事人才管理制度,逐步建立起符合各类事业单位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竞聘上岗、岗位考核、岗位培训、收入分配的基础和依据就是岗位设置管理,这些工作都是围绕岗位设置管理工作而展开,因此,全面推行岗位设置管理制度,是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大家要高度重视,认真做好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工作。
第二,实施岗位设置管理是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迫切需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改革制度、严肃纪律、规范秩序、完善机制为着力点,核心是建立体现事业单位特点的收入分配制度,突出岗位绩效的激励功能,把过去的职务等级工资制变为岗位绩效工资制,逐步形成一整套科学规范的收入分配制度。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是人与岗位、待遇与岗位三者的有机结合与统一。这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与人事制度改革密切配套、体现事业单位特点的制度设计。实施新的工资制度,必须规范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奠定基础。只有在被认定完成了规范的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后,才能根据所聘岗位确定相应的岗位工资待遇。因此,我们必须抓紧做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缩短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与岗位设置的“时间差”,以确保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顺利实施。
第三,实施岗位设置管理是规范和完善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的内在要求。人员聘用制度是事业单位今后基本的用人制度,公开招聘对于在全社会创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杜绝人事腐败现象,提高事业单位人员素质,促进事业单位发展,都能产生很好的效果。岗位是聘用的基础,全面推行人员聘用制度,首先必须规范岗位设置,按岗位数量、岗位类别、岗位等级和岗位任职条件聘用人员,实行因事设岗,按岗聘用,公开竞争,合同管理。因此,事业单位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建立岗位管理制度,是规范完善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巩固推行人员聘用制度成果的重要保证。
第四,实施岗位设置管理是欠发达地区引进人才的重大机遇。事业单位按照因事设岗、精简效能、结构合理的原则设置岗位。国家规定所有同行业事业单位实行统一的标准,省规定全省同行业、同类型、同层级的事业单位按统一的岗位设置结构比例设置岗位,同行业、同类型、同层级的事业单位所设置的同级别的岗位数额相同,这就为欠发达地区吸引人才提供了机会。因为发达地区人才济济,有相当一部分高层次人才不能聘用到高等级的专业技术岗位,而欠发达地区却空有部分高等级的专业技术岗位聘用不到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这为专业技术人才的流动搭建新的平台,为欠发达地区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提供了重大机遇。
二、正确把握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主要精神和基本特点
事业单位实施岗位设置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变革和创新。核心是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通过实行岗位总量控制、结构比例控制和最高等级控制,组织引导事业单位因事设岗、按岗聘用、以岗定薪、合同管理,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的转换。为了指导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人事部和省里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定,市人事局进行了文件汇编、印制。这些文件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这是岗位设置管理的基础性文件,主要是对岗位设置管理的原则、权限、程序、范围、分类、等级、结构比例以及监管等方面做出原则性规定,重点在于建立基本制度。二是《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是对《试行办法》实施中需要解决的主要的、基本的问题做出相应的具体政策规定,以保证《试行办法》的顺利实施。三是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行业指导意见》和《行业岗位设置结构比例指导标准》,是对《试行办法》和《实施意见》相关内容的细化和具体化,充分体现了行业特点。这三个层面的政策文件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构成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基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