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全体扩大会上的讲话
2022-01-02 14

 在全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全体扩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经市长X和常务副市长、市食安委主任X同意,今天召开市食安委扩大会议,主要是谋划2022年工作,巩固和保持我市食品安全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下面,我讲三方面意见。

一、食安工作基础稳步向好

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食安委成员单位,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狠抓落实、克难攻坚,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总体来看,围绕落实“四个最严”,实现了“四个一”:一是查处了一批问题。公安部门查处食品药品犯罪案件X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X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查处食品药品违法案件X起;农业部门查处食品违法案件X起。二是建立了一套机制。建立了区县食品安全定期督查、领导联系区县食品药品安全、区县食品药品安全综合考评工作机制;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与公安、检察部门建立了联合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工作机制,并与教育部门建立了学校食堂、校外托管机构联合监管工作机制。三是锤炼了一支队伍。通过联合执法、部门协作,全市食品安全监管能力进一步提高。四是获得了一些荣誉。X县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被评为全省食品药品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食品安全“你点我检”等一些创新性的工作和富有成效的做法受到了省上相关部门和市委、市政府的肯定。

二、面临问题不容忽视

近年来,全市未发生较大食品安全事故,说明食安委各成员单位在查问题、建机制、抓业务、带队伍、打基础、促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通过省上相关部门和我们自身开展的检查调研和群众反映的问题情况看,我市食品安全仍然存在着潜在风险,监管形势严峻复杂,必须紧绷食品安全这根弦,将工作抓得紧而又紧,严而又严,一时一刻也不能放松。

这里,我重点谈谈比较突出问题,不一定全面,希望大家在工作中进一步分析、思考,把问题找准、原因查透。

(一)战区划分不清。区县与乡镇的事权划分不明确,乡镇监管人员很多都搞不清自己的职责是什么,领导安排什么就干什么。有的还反映没有执法权,省政府去年已经就此做了明确要求,采取委托的形式授予乡镇执法权,目前部分区县仍然没有落实到位。

(二)阵地任务不实。我随机走访了解到,日常监管和监督抽检职责履行还不到位,有些基层快检设备根本没用过,许多经营户就没见过监管人员;一些违章建筑下的餐饮门店,都是无证经营,监管人员要求停业整顿,但仅仅只是要求,没有采取进一步措施,店面还在继续违法经营;辖区内监管对象的数量、状况不清,巡查的频次不够。我也理解,在现有的体制下,基层监管同志的任务都很重。全市大多数乡镇(街办)经发办,都有食品药品监管职能,看似人数不少,但都还承担着维稳、包村等工作,食品药品监管任务落不实。

(三)前线兵马不足。近年来的机构改革中,乡镇大量原有的监管人员调离、转岗,新的监管人员未及时补充,不少专业人员流失。前几天我调研基础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中发现,一个街道办编制5名,实际在岗只有1名,工作人员自己就说,“出去执法连填文书的人都没有,怎么能达到规范执法,有效监管”。我当时听了,心难受、脸都红,不知她的领导们怎么想,有什么反应。

(四)战斗能力不强。由于机构改革中人员流动较大,新进的监管人员无食品药品监管专业知识,未能有效掌握相应的监管技能,存在“本领恐慌、能力不足”。基层人员反映,下划以来基本上就没有接受过相关业务培训,也没有人明确告诉过怎样去监管、怎么去检查,都是自己在工作中慢慢摸索总结。

(五)粮草保障不力。大部分乡镇、街道办只有人员经费,没有监管经费的预算,监管工作开展不力。除X县外,其余几个区还没有执法车辆;有的食品快检试剂过期、失效,有的还没有;许多监管人员没有独立办公场所,与其他部门挤在一块,监管档案、执法文书都没有地方摆放,甚至有的都放在楼道。

(六)战术效能不高。能力不足,直接导致工作效率不高,甚至出现监管断档、监管空白,许多乡镇一年连一件案子都不办。省食安办督查时发现,区县安排工作要经过乡镇层层转办,有的公文从区县传到乡镇业务人员手中,“晃悠旅行”长达5个多月,更别谈及时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目前基本现状是,简单的、低水平的问题屡查屡犯、屡见不鲜、屡教不改,常常是摁下葫芦起来瓢。

(七)战区隐患不少。从生产经营主体来看。网上销售、网络订餐等新的生产经营方式迅速兴起,给日常监管带来了新挑战;我市的地方特色食品缺乏统一的生产技术和质量安全标准,规范存在困难;部分企业主体责任还没完全落实,利益至上,非食用物质添加、添加剂滥用等违法行为屡禁不绝。从消费群体来看。农村群众、老年人食品药品安全意识较为薄弱,农村等偏远地区食品安全隐患较为突出,存在监管盲区。调研中我问一个监管人员,农村红白喜事是怎么管的,他回答需要登记备案,我要看备案情况时,他承认,根本就没有备案。

这七个不,可以画一幅令人深思的漫画:司令部决策正确、总前委兵马强壮,军令状立得响当当,但前线坑道中士兵少、武器装备落后、粮草严重缺乏,前线在假传喜讯,画外音的生产经营者连连窃喜。正可谓:上面九级台风,下面纹丝不动;上边油门踩到底,下面空档一直挂。

三、尽责担当不容懈怠

从发生过的食品安全事故来看,大多都是主观造成的,不是天灾,而是人祸。为此,在座的一定要尽责担当,用心用力用情落实好“四个最严”。

(一)坚持最严谨的标准。对于市县一级来说,就是要态度坚决,落实有力,不能有弹性、搞变通、打折扣,真正把执行“最严谨的标准”作为企业的行为准则、监管部门执法和政府问责的依据。卫健、市场监督管理等执法部门要密切配合,在严把食品安全关的同时,做好风险预警和评估,为省上制、修订地方标准探索经验、建言献策,推动全省食品安全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要健全食用农产品准出、准入对接机制,进一步完善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等各个环节的生产经营规范。要抓好“三小条例”的实施,研究制订“互联网+食品”等新业态相关监管制度,为监管执法提供必要遵循。要加快推进我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和标准制定工作,构建起最严谨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二)坚持最严格的监管。要突出全过程监管,做到严防严管严控。一是严防源头。要强化源头治理,严格准入,把好入口关,做好食用农产品农残超标治理、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等重点领域的综合治理工作,采取有效手段逐步控制和减少源头污染。食安委相关部门要下大气力解决高剧毒农药违规使用,抗生素、激素滥用,非法使用瘦肉精和孔雀绿石等突出问题。二是严管过程。要大力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加强食品生产经营各环节监管,以严格的监管督促企业主动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首先,检查程序要严谨规范,查什么、怎么查、查了怎么办,必须遵循明确的程序和内容;另外,多搞飞检,突袭检查,直奔基层、直插现场,非常见效,要坚持下去。“公开”不仅报喜,更要报忧。要建立年度考核、季度评点、月度通报制度,并对信息报送进行考核;其次要健全技术支撑体系,提高农贸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